传 感 应 用
传感器行业网络媒体+B2B平台
010-87083686

守护油气管道安全新利器,华为光纤传感产品

 二维码

近日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在公开场合透露,到去年年底,我国油气长输管线总里程已达到16.5万公里,其中原油管线为3.1万公里,成品油管线3.2万公里,天然气管道10.2万公里。

油气管线作为能源行业重要的基础设施,其安全有序运行关乎社会经济秩序与国家安全。完善能源风险应急管控体系、强化重要能源设施、实现能源网络安全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的油气管线安全还面临诸多挑战。

山东济华燃气有限公司光纤项目事务部负责人徐晓亮认为,油气管线安全的挑战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安全管理难度高。以管道外力破坏为代表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油气行业事故管控的重点、难点,尤其是因第三方侵入、破坏造成的事故,其发生不存在时间、季节规律,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且每次发生都极易造成大量泄漏及后续伤害具有严重性,已经成为油气行业主要安全管理环节。第二是维护成本高。长输油气管道多在偏远地段,一般采用属地管理外聘人工巡线,这种做法的成本高、效率低,且存在监管盲区,无法真正解决问题。第三是现有新技术方案的可应用性差。比如,利用光纤安防设备进行第三方破坏防护监控时,因设备涉及光传感、人工智能、地理信息及智能化系统配套等多学科及技术,目前大多数设备厂商仅在单一或部分专业上具有技术优势,普遍存在技术不完整、配套管理系统功能单一等问题。且新技术应用需用户在管理、制度、人员团队及生产流程等与新技术适配,如何在新、旧替代过程中实现安全、平稳过渡且充分发挥新技术优势,也是行业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近期,美国最大燃油运输商克罗尼尔公司遭受网络攻击,导致5500英里输油管道被迫停运,美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这也为我国敲响了警钟——数字时代油气管网的全方位安全工作都有待加强。

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能源矿业工程的深度融合成为必然趋势,也成了多层次守护油气管网的利器。

华为近日推出的光纤传感新产品Huawei OptiXsense EF3000是光技术非通信领域的“跨界”首秀。该产品已经能够助力油气管线巡检实现无人化。华为政企光领域总裁金志国指出,这款产品汇聚了华为30多年在光技术领域积累的关键技术,其具有听得全、识得准、学得快的优势。金志国进一步解释了三大优势的具体内涵。听得全:增强ODSP模块,内置超强盲点纠错算法,实现有效信号采集率提升至99.9%,达到0漏报的效果。识得准:独有振动波纹识别,32维振动波纹分析算法,准确率提升至97%。学得快:搭载了华为Hi-AI内核的人工智能,快速迭代海量新场景样本,效率可达1000个/天,持续进化,不断提升感知预警准确率。

山东济华燃气分享了光纤传感技术在智慧管道服务领域的创新探索。例如,山东济华燃气创新提出了“DAS光纤安防设备+智慧化平台+配套服务”的完整解决方案,以更先进的DAS光纤安防设备为切入点,通过综合性、一体化智慧系统平台建设,结合自身在基础建设、配套管理适配提升及服务的优势,向行业提供基于伴行光纤的第三方破坏防护和全环节、全流程、全寿命的智慧化管理及辅助分析、决策。

为确保光纤传感与人工智能自适应识别技术方案在管道建设的有力推进,目前,Huawei OptiXsense EF3000已经应用在济华燃气的“齐河—茌平”段约20KM管线及同步建设的安全监测伴行光缆,完成了一阶段的技术验证。未来,细分场景化需求将随着光纤传感技术的不断更新与演进赋能更多行业。


分享到:
相关文章推荐
微信公众号
010-87083686
info@chuangan.org.cn